分析原因:
也许你会对这一幕感到十分惊讶(其他看到这一幕的家长也是一样),但好斗是宝宝的一个正常发育过程。事实上,很多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会时不时地抢其他孩子的玩具、打人、踢人或使劲尖叫得自己都快喘不上气了。有时候,宝宝这么做只是因为他感到害怕:例如,宝宝可能会因为被另一个孩子逼得没办法而打人。如果宝宝是第一次上亲子班或幼儿园,还需要逐渐习惯离开家。如果他强烈地感到满腹怨气,或没人理睬他,就可能会推搡眼前的其他孩子来报复。有时候,宝宝只是累了、饿了,又不知道该怎么办,于是,就表现为咬人、打人,或发脾气了。
解决方案:
迅速做出反应。当你看到孩子开始出现攻击行为时,尽量立刻做出反应。
坚持一贯原则。你要尽可能每次都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孩子的攻击行为。你越用同样的方法(比如“好吧,你又推明明了,该再罚一次”),就能越快建立一套被孩子认识和接受的规则。最终他就会明白,只要自己做了错事,就得受罚不能玩——这是他学习控制自己行为的第一步。
及时和孩子谈谈。等孩子冷静下来,你要心平气和地跟他说说刚才发生的事情,最好是在孩子心情平静但还没忘记整件事之前,就及时和他谈谈,理想的时间是在事情发生后半小时到1小时之间。问问他为什么突然爆发(“小勇,你为什么对小刚那么生气?”),告诉孩子有时候生气是很自然的,但不应该推人、打人、踢人或咬人。
现在还是个好时机,让你教孩子先离开使他生气的那种环境和人,直到他自己想出更好的解决办法,而不是挥拳打人。和孩子一起读一些关于这方面内容的书,帮助他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。可以试试《生气汤》和《我好生气》这两本书。
禁忌:
无论你有多生气,尽量不要对孩子喊叫或打他,或者说他是个坏孩子。因为这只会教他在生气的时候动口或动手去攻击别人,而不能让他改正自己的行为。